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知识
1→1.25,这个参数上调释放了什么信号?
金融时报客户端2022-10-31 09:18

10月25日,人民银行、外汇局宣布,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上调至1.25。

该政策属于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措施之一。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意味着境内机构借用外债空间进一步扩大。

具体来看,根据相关政策规定,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资本或净资产*跨境融资杠杆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据业内人士介绍,当前跨境融资杠杆率:企业为2;非银金融机构为1;大部分银行为0.8。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上调至1.25,意味着企业外债上限由原来净资产的2倍提高至2.5倍,银行外债上限则由0.8倍提高至1倍。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主要是调节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跨境融资行为。这一参数上调,意味着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相应提高,合理扩大国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合理利用外资空间,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便利境内机构和企业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融资能力。”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称。

与此同时,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也被视为稳汇率的政策工具之一。王青表示,此项措施的政策目标与9月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一致,防止汇率大起大落。

“10月下半月以来,受中美利差倒挂幅度扩大等因素影响,人民币出现较快贬值苗头,稳汇率需求增加。”王青分析认为,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境内美元流动性,缓和现汇市场人民币贬值压力;更重要的是进一步释放了稳汇率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避免短期内人民币贬值预期过度聚集。周茂华表示,在这一政策下,由于跨境资金流入,美元等资金供给增加,有助于平稳外汇市场供求,稳定市场预期,引导企业回归汇率中性,避免投机和市场波动潜在风险。

此外,上调参数意味着借用外债空间扩大,可能导致境内机构和企业整体外债率略有上升。不过,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目前,我国外债规模和结构合理,外债风险总体可控。周茂华也认为,从我国外债负债率、外债币种、期限结构、中长期外债占比等指标看,我国外债风险整体可控,外债结构逐步优化。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30日发布的2022年6月末中国全口径外债数据,截至2022年6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6360亿美元,较2022年3月末下降742亿美元,降幅3%。外汇局表示,汇率折算因素对外债余额下降的贡献度约为90%。温彬进一步表示,提高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在便利境内机构跨境融资的同时,也有助于境外资金流入,增加境内美元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对于后市人民币走势,王青称,当前国内经济已进入较为稳定的回升过程,我国经常项目将保持较大规模顺差局面,加之稳汇率在政策中的比重上升,预计汇率将保持双向波动,单边贬值的风险可控。需要指出的是,当前稳汇率的焦点不是守住某一固定点位,而是保持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基本稳定,稳定汇市预期。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此前也强调,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是一种常态,不会出现“单边市”。“汇率的点位是测不准的,大家不要去赌某个点。合理均衡、基本稳定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我们也有实力支撑,我觉得不会出事,也不允许出事。”(记者:李国辉)